0573-83853584
首页 > 团党建设
发扬塞罕坝精神
时间:2021-09-08 16:05:58
发扬塞罕坝精神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考察调研,并于8月23日来到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而在此行中总书记提出了“发扬塞罕坝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的口号,并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那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呢?

        我们要理解塞罕坝精神,首先我们要了解塞罕坝的地理位置,因为单从名字上我们会感觉很陌生,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塞罕坝,蒙语原意为“美丽的高岭”,通过查找地图能发现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时期曾在此处设立著名的“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的狩猎之所,凭感觉就能想象到塞罕坝应该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其实在历史上也确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高原原始森林。

        但它又是如何转换身份成为有名的荒漠呢?根据查询得知在清朝同治年间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国库空虚,遂于1863年将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大片的林木被砍伐,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过去的原始森林也变为了高原荒漠,美丽的景色一去不复返。

        在面对一片荒凉的景色,人们除了扼腕痛惜外,也尝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塞罕坝地区的海拔是1500多米至1900多米,京津地区的海拔只有40米左右,居高临下的地势直接将西北的沙尘暴刮到了京津地区,对京津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当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领导人也充分的意识到了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于是在1962年建立了塞罕坝林场,就此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植树造林的历史。要想在荒漠中植上一片林,造上一个绿洲可不是我们在植树节种上一颗树苗那么简单,在荒漠中要想让成片的树木存活那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原有的生态被破坏,当地小范围的气候也随之被改变,恶略的气象也时有发生,最麻烦的当属水土流失严重,在百年的恶性循环之下塞罕坝地区的水土条件已非常不适合树木的存活。

        然而对中国共产党稍有了解的人就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迎难而上的不懈奋斗史,只要是正确的事、对人民有益的事就是共产党人要做的事。从造林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屡受挫折,第一年造林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造林成活率不足8%,到如今机械造林的全面成功,美丽、绿色的高岭重现人间,这之中有无数个默默无闻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回味,而在这无数个创业故事中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塞罕坝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这12字便是塞罕坝精神的精髓,塞罕坝林场设立的初衷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创造条件,表面看是植树造林,将一片荒漠恢复成曾经的茂密森林,但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及创造出来的精神是和我们党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牢记使命,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艰苦创业,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绿色发展,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