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
董发根
根据嘉兴市土木建筑学会今年的会员活动计划,2012年6月23-30日,学会组织了相关会员单位成员共18人赴桂(广西)越(越南)地区考察,考察团成员由我市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咨询、检测等行业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我有幸成为其中的成员之一。
越南,在我们这一代(60年代)人的最早记忆里,他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在我们自己国家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就无私地给予他们援助,并与他们一起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和感情,可见,那时中越关系是何等的亲密。然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和近年来的南海问题争端,使我们和越南的关系变得复杂化……
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没有去过越南,因此,大家对此次行程都充满了很多期待,可就在我们临行前的6月21日,却传来了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的消息,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的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之内。团员们有种不祥的预兆,可能此次行程因此会有所变动。而导游从越南方面了解到那里的情况并无异常,团员们忐忑的心才算松了下来,当我们真的进入了越南后,的确没有感觉到由于此次事件而带来的明显影响。越南,这个耳熟能详、却多少有些神秘的国家,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东为我国南海,西与老挝、柬埔寨为邻,国土面积32.96万平方米,人口8693万(数据摘自百度百科,下同)。越南古时为中国郡县达千年以上,因而中国的文化在越南影响深远,公元968年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越南的近代史则较为复杂,1884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殖民地),1940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9月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国后又进行了9年的抗法战争,1954年法国承认其独立,后成立由美国扶殖的南越政权,越南人民经过长期的战斗,于1975年取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获得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与我国建交。
进入越南境内,你几乎分不出越南人或中国人(越南人的穿着朴素些),从表面看,除文字外与我国南方地区十分相似,但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地方特色。2010年,越南人均GDP不到嘉兴的1/8.5(越南人均GDP1168美元,嘉兴人均GDP9958美元),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当于嘉兴90年前后的水平,市容市貌远逊色于目前我国普通的三线城市,农村的面貌更差些,只相当于嘉兴80年前后的水平。越南目前没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都是双向单车道,所以行车速度较慢,平均时速只有50公里左右。总之,越南的综合水准和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物价相对低廉。
我们此次去了越南北方的两个城市,下龙市和河内市(越南的首都),与当地老百姓的接触和交流,除导游、司机、店员和小商贩外,没有接触更多的越南人,因而对越南的了解只是表面化,认识也比较肤浅,但感觉得到,越南人对中国人的感情比较复杂。
越南与我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学习我国的改革开放(越南称“革新开放”),虽然起步比我们晚些,但他们的发展速度较快,南越比北越更好些,据说越南的政改做得不错,官员的廉洁度也比我们做得要好。过去,越南老百姓很欢迎中国制造,街上到处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人民开始追求更好、更完美的生活,文化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也使得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在越南大行其道。如虽然越南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车辆密度也没有国内大,但在道路上的汽车(包括摩托车)以日本、韩国为主,也有欧美高档汽车,马路上没有见到中国制造的汽车,家用电器也是以日本、韩国的居多,中国生产的也不少。
我们了解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和越南的历史后,就会进一步加深对越南的了解和想象。考察团在越南逗留的4天时间里,我们每天在车上的时间少则近5小时,多则达9小时,出于专业(建筑)的敏感性和此次考察之目的,我们考察团一路对越南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整个越南的行程中,我们见到的越南工厂很少,主要以民用建筑为主,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它分为两大类,即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来介绍,那么越南的公共建筑(政府类)比较明显,建设标准也比一般的建筑高,它的明显特征首先外观颜色是清一色的米黄色(类似国内庙宇建筑),其次是立面端庄简洁、规则统一(很有我国特色)、内有大院子,门口都有国旗飘扬,因此,越南的公共建筑外观十分醒目,很远处,你就会知道这是政府类的建筑。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越南老百姓国家意识比较强烈,沿街建筑上都留有插国旗的装置,我们一路也见到不少国旗(民间),这成了越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越南的居住建筑则让人赏心悦目、记忆深刻,作为一个建筑考察团,我们不得不敬佩越南人独具匠心的设计和高超的营造技艺。越南由于国土中平原面积较少,只占国土总量的10%,因而平原资源稀缺,大部分沿街(包括农村)建筑都是一个开间和大进深的布局,而层数5-6层的比比皆是,建筑窄成了越南特色的“三窄”之一(即建筑窄、道路窄、地图窄),我们住在河内的宾馆(见图一),涉外三星级,也是一个开间的。
尽管建筑窄成了越南的一大特色,但越南人很重视建筑外观的设计,可谓每个门面都经过精雕细琢,并巧妙地把世界各地的建筑元素融为贯通、发扬光大,因此,让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由于一个门面的设计,而使建筑立面显得呆板和乏味。反之,亮丽的色彩、恰当的比例、流畅的线条、醒目的图案和多元的建筑文化组合,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也很佩服越南同行“洋为越用”之能力。近年来,随着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很多独立式的高标准别墅出现(见图二),其设计新颖美观,外观现代时尚,配上越南独特的亚热带绿化,别有一番情趣,其建筑外观完全可以和发达地区的建筑媲美。
在越南,我们见到的每一幢居住建筑外观,个性化明显,可以说每一幢都是不一样的,可谓件件是珍品,也称得上是建筑的博览会,这让我们考察团成员感到非常意外和惊讶。但越南的建筑总体建设标准不高,如宾馆室内装修普通、设施简陋,居民楼每家每户屋顶都装有桶形水箱,家用空调还未普及,大部分公共建筑无智能化配置,建筑节能则还没有起步。建筑是一个地区无声的文化元素和时代语言,越南之行让我们很好地领略了越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感受了越南百姓的生活和习惯。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图三为越南农村),也是一个产粮国,根据导游介绍,越南北方地区每年种三季水稻,南方地区每年种四季水稻,越南的腰果、胡椒、咖啡等农产品质量上乘、产量较大,出口量为世界第一。但一路随处可见的耕牛在田间作业、农民在弯腰种田的“承包到户”景象告诉我们,越南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还很低。
越南的城镇让我们感觉“没有”经过规划(图四为河内街景),属“自然”形成,大部分建筑低矮,低层、多层建筑居多,罕见高层建筑和居住小区。越南的道路比较狭窄、交通混乱,市区的红绿灯也较少,老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为摩托车。越南政府对城市卫生、市容市貌的管理还远不如国内,因此,马路乱设摊、线路乱拉现象比较普遍,但市区随处可见各种名贵树木,道路两侧绿树成荫。
此外,越南的民间工艺品、香水、水果、绿豆糕等当地土特产很有名,是值得选购的旅游用品。
通过对越南两个城市的考察及其沿路观摩,我们对越南的总体印象是让回到了20年前的嘉兴,回想起了那时的农村面貌和城镇景象,回忆起了那时的生活……